spicemodel 发表于 2015-7-24 02:41:31
我在刚进大学那会,参加了一个跟专业学习有关的社团。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社团开始招干事。这个干事呢,名额不多,但是竞聘的人倒是不少。竞聘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你进一个教室之后先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坐在下面的社团干部就会简单地问你一些问题。这里我先说结果吧,我最后竞聘成功了,顺利地得到了一个干事的职位。但是你千万别认为我在当天的表现有多出色,相反挺烂的。烂在哪里呢?自我介绍那块就说了一些兴趣爱好之类的,没有针对竞聘职位的特点去描述自己的相关能力。现场问答那个环节就更糟了,语言空洞,逻辑不清,稀里糊涂说了一通,事后出来一想,自己讲得都是什么玩意儿嘛。后来有一次,我跟面试我的那些社团干部在一起聊天,我说当初怎么就把我选出来了。他们居然给出了一个统一的回答,说我这人讲话的时候“气场很强”,我的那个顶头上司还特别补充说我讲话的语气语调让她感觉我像一些名人,但具体像谁,她说她一时也说不上来。听他们这么一说,我当时就什么都明白了。首先不得不说我的那个老大的感觉是对的,我讲话的方式确实可能会像一些名人,因为我在进大学前的十几年时间里,接触了那么多名人的语言节目,虽然它们不可能颠覆我的知识和经验体系,但是在像语音语调这样的说话方式上,我肯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受一些影响。可能正是因为这些外在的表现形式,才让各位面试官们对我留下了“气场强”的印象。luozhongji 发表于 2015-7-24 02:42:28
可以这么说,我自小接触的这些语言节目和书籍就像是一次次细微的「刺激」,刺激的结果就是让我面对不同的说话场境时,可以迅速地判断出自己该用什么样的说话方式或者说话感觉去表现。后来我发现,这个本事对我做公开演讲助力蛮大,因为我们在演讲的时候,经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说话场景,比如有的时候需要去解释一个概念,或者需要去讲述一个故事,又或者需要去驳斥一个观点。说话场景不同,你的说话感觉(像语音,语气,语调)就得有所不同。你的说话感觉跟说话场景越对口,听众理解起你的演讲来就越容易,也越舒服。在这个事情上我倒是有不小的信心。信心来自于哪里?想必多半就是来自于那些语言节目和书籍的刺激!neville 发表于 2015-7-24 02:42:52
期待下文。我说话的情况和你一样,也会颠三倒四。也爱看综艺节目,看的也是一样的。最近公司领导让我给新员工做企业文化培训,上台演讲是我人生28年来,第一次对着13个人演讲,有点紧张结果讲的结结巴巴的。不过领导对我很好,让我下次继续,给我锻炼的机会。苍月1979 发表于 2015-7-24 02:45:00
支持楼主,辛苦了hs-lijie 发表于 2015-7-24 02:45:35
收藏schoolarea 发表于 2015-7-24 02:49:14
赞luwakin 发表于 2015-7-24 02:57:28
成长之路,异常辛苦。我刚刚从大学毕业出来深有体会。handxu 发表于 2015-7-24 03:01:22
期待楼主下一次更新,我还在读大学~lirhua 发表于 2015-7-24 03:01:48
有人说成长了,就是对以前在乎的东西现在不在乎了,真的吗?好可怕william 发表于 2015-7-24 03:09:19
坐等更新